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最先进生产工艺;但其制作过程,并不为外行人士所知悉。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有关景德镇制瓷工序的古图册,保存比较完整的除了乾隆八年唐英编著的《陶冶图说》之外,还有藏于香港海事博物馆的《陶冶图卷》、外销画《瓷器制运图》34幅,以及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十八世纪外销画《瓷器制造及贸易图谱》50幅。
作品名称:《陶冶图卷》
作者:王致诚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52cm×698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收藏
机构: 香港海事博物馆艺术
时期:清代
【作品简介】
景德镇瓷器自古名扬天下。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幽静雅致的青花影青瓷等都在诉说着一代“瓷都”的辉煌。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此卷末署王致诚款。王致诚于乾隆三年来华,后任宫廷画家,他与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合称清宫四大洋画家。大致绘于嘉庆道光时期,描绘了景德镇御窑的部分制瓷工序,其中的场景和人物借鉴了乾隆八年唐英版《陶冶图》,不同的是删减了部分工序,并将册页改成了更加连贯的长卷构图,对周围环境进行了渲染。以长卷的形式表现了清代景德镇陶瓷业作坊的制作流程,描绘了制瓷工序中的凿土、炼土、造匣钵、修胎、施釉、画彩等情景。所示施釉和画彩的环节为多人分工,有搅釉、在素胎上里釉者,也有勾勒梅瓶和圆缸青花纹饰者。
作品赏析
采石制泥
制瓷以瓷石做胎,瓷石产于安徽省祁门,山名坪里、谷口两处,据窑厂二百里路。当地利用山间溪流设轮作碓,将瓷石舂成泥,制成色纯质细的砖式原料,称之为"白不(陶瓷专用术语,“不”读音[dǔn])"。另外,景德镇还有高岭、玉红、箭滩等品牌的白不,皆以产地为名。按此所诉,乾隆官窑当时所用的原料是专门从据景德镇二百里以远的祁门运来的。千山万壑,山路崎岖,当地工人负荷而下。
淘练泥土
制瓷所需要的瓷泥,需经淘练,使其精纯。工棚前,一位老者正将瓷泥放入水缸浸泡,翻搅,使杂质下沉,另一中年汉子,再将泥浆舀到置于缸上的马尾细筛中过滤。过滤后的泥浆由另一人再分别注入置于矮架上的过泥匣钵内沉淀,使泥浆稠厚成形。
制造匣钵
瓷坯入窑需要洁净,不得沾沙灰,故需套入匣钵内烧制。制匣钵的泥土取自位于景德镇东北的里淳乡和宝石山两地。原料不用淘洗,以轮车和拉坯法制作。而造匣钵之匠也常以粗泥拉造沙碗,以作家常之用。
圆器拉坯
圆器用轮车拉坯。就器之大小,又分为两种办法。大者拉一至二尺之器,小者拉一尺以内之物。在一只大木盘下设轴即是轮车,另有工匠将练好的泥置于车盘上,拉坯工坐于车架上,以竹竿拨动木盘飞快转动,然后以手按泥,随手法的屈仰收放,按模子的样式,以目测定款式、大小,不差毫厘。
圆器修模
碗、盘、碟称圆器。烧好后的成品因为窑火之故,会收缩,一尺之坯,得七、八寸之器。所以,制造圆器,必须先有模子。模子是拉坯时的样品,要修改、试烧数次才能做好。模工需熟悉窑火,泥性,方能计算加减以成模子。景德镇模具名手不过二、三人而已。画面上,中间一人正在操作,旁坐一位谢顶白髯老者正在指点。
琢器做坯
凿器指瓶、尊之类器物。浑圆的琢器做法同于圆器,先拉坯,再用大羊毛笔蘸水洗磨光洁,然后或吹釉入窑即成白釉器,或绘画上釉即成青花瓷。八方、六方等棱角之器的制作方法,则是用布包泥以拍练成片,裁成块段,再用泥调糊粘合。坯从模中印出后,再洗补磨擦。锥、拱、雕、镂等工艺,都要等做好的坯子晾干后,再由专门的工匠制作。
拣选青料
青料炼出后,需要拣选,由料户专门负责。料分三等,黑丝润泽光色俱全者为上,用于仿古瓷、霁青釉、青花瓷;色虽黑绿而少润泽者,用于粗瓷;光色全无者不用。青料直接在生坯上绘画,罩以釉水,入窑烧成青翠色,如不罩釉,乃是黑色。如窑火烧过则多晕散。但有一种名为"韭菜边"的青料,不易晕散,用于淡描青花。
圆器青花
在圆器上绘青花,分工颇细。勾线、渲染,绘旋纹边饰(俗称打青箍)、花鸟禽鱼、人物、写款都各有专职,且按类聚室操作,这是青花不同于五彩之处。
制画琢器
凿器的样式,有方、圆、棱角之别;制画的方法有彩绘、镂雕之异。仿旧须宗其典雅,肇新务审其渊源。制瓷之器,需遵古制。纹饰之作,花团锦簇,胜于春色。虽为瓷器,亦可尽显中华古代文明之象。
蘸釉吹釉
上釉之法,古代制作长方、棱角的琢器用刷釉法,但不匀;大小圆器及浑圆琢器用蘸釉法,但又因体重而多破。今小圆器,仍于缸内蘸釉,其余皆用吹釉法。用一寸粗、七寸长的竹筒,一端蒙以细纱,蘸釉以吹,视坯的大小与类别,吹的遍数由三、四遍至十七、八遍不等。
圆琢洋彩
在圆、琢器上摹仿西洋的技法绘彩画,故称洋彩。要选绘事高手,将原料调细,先用瓷片画染试烧,以熟悉颜料的火性,才能由粗及细,熟中生巧。画匠以眼明心细者为佳。粉彩瓷所用颜料与珐琅色相同。其调色之法有芸香油、胶水和清水三种。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拓抹,而清水之色便于堆填。画面上的画匠有就案者,有手持者,有俯身于低处者,各因器之大小,以就运笔之便。
画面在这里戛然而止,一个学徒工抱着一件模具走了过来。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