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馆简介
-
组织架构
-
馆藏分布
-
主题馆
-
学生团队
-
获奖荣誉
-
联系我们
【天工书影】第114期 | 4月纪录片推荐—时空交流:与先贤对话,品读史书古籍
发布日期:2025-04-29 16:49 点击量:2463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
上映时间:2021年3月7日
豆瓣评分:8.8分
内容简介: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
《天工开物》把所有有用的实学全部集中在一起,是一本有利家国,有利百姓的好书。其中梳理了130+生产技术和工具,系统总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初版距今已有384年,流传到国外后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被世界誉为“中国时期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是一本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书,体现了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其中的《乃粒》篇表达出了宋应星贵五谷而建金玉的态度。
最后一幕撒贝宁带宋应星看现代的“天工开物”,和袁隆平爷爷相见握手。这两位相隔300多年的科学家有着“禾下乘凉,天下富足”的共同理想。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有了典籍让传承有迹可循。
观看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16535195263818494952&part_id=14949915700487531432&reedit_timestamp=1634008426000&to_audit_timestamp=2021-10-12+11%3A13%3A46&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