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在馆人数:Loading...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8:00-21:50 周日:8:00-17:00

最新资讯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雨田讲坛】2期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艺术学研究法与论文写作》


发布日期:2023-10-18 09:15  点击量:2958

640 (19).jpg

《艺术学研究法与论文写作》讲座

主 讲 人:侯样祥

640 (2).png

侯样祥,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编审。研究方向涉及历史学、科学人文关系、艺术史论、文化发展战略、艺术教育等等。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史哲》、《近代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艺术评论》、《荣宝斋》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7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长篇幅转摘,1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全文译成英文发表。

2016年至今,《艺术学研究法与硕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已在全国60余所大学(线上线下)巡回演讲200余场,听众超过3.5万人(次)。

2023年10月17日下午,在南昌工学院图书馆4楼报告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侯样祥教授带来了一场以《艺术学研究法与论文写作》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副院长罗时武教授主持讲座,近百余名师生现场聆听。

1698080933114701.jpg

侯样祥教授从艺术学论文撰写的选题,资料,结论,技术共四个要点展开,声情并茂地讲解了如何撰写优秀论文的方法,并结合自身学习与经历列举了大量例子进行印证,对师生今后开展论文写作和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698080996339477.jpg

首先,在选题问题上,侯教授提出优秀的选题一定来自成功的质疑。质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研究来讲,质疑是寻找到高质量选题的最佳途径。

其次,针对证据问题,详细分析了“三重证据法”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有了选题,有了好的选题,只是完成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还必须下苦功夫广泛搜集可靠的资料。而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田野资料是学术研究的三个重要资料来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重证据法”与自然科学领域的“观察”与“实验”等手段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目前最先进、最客观的研究方法。当然,文献需要考据,而且有一手、二手之别;实物包括考古与馆藏等,无一不需要辨伪;田野则要极力避免陷入道听途说的泥潭。

第三,在结论问题上,提出让研究结论无限接近事实真相。与自然科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往往不大可能产生唯一的可以反复验证的结论。因此科学精神中的“唯一”似乎并不太适合人文社会科学。就学术表达而言,还必须做到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证据不足应存疑。这不仅成为验证论文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写作者科学精神的最佳体现。

最后,侯教授就论文基本架构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探讨。

1698081025204874.jpg

本次中国艺术研究院侯样祥教授的讲座,不仅为师生今后开展论文写作和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对艺术学的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