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馆简介
-
组织架构
-
馆藏分布
-
主题馆
-
学生团队
-
获奖荣誉
-
联系我们
【艺术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八大山人高仿精品展
发布日期:2021-12-13 08:18 点击量:2916
高雅艺术进校园
八大山人高仿精品展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
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
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增强人文修养,12月6日南昌工学院图书馆引进《八大山人高仿精品展》。此次展览设在美术馆(图书馆二楼),为期两周(12月6日-12月17日),共陈展八大山人作品30幅。
【八大山人简介】
八大山人,名朱耷,明王室后裔,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第九世孙,我国明末清初卓越的书画艺术大师,1626年生于南昌。他幼承家学,很早就显现出艺术才华,据清陈鼎《八大山人》记载,山人“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覆亡。昔日王孙转瞬“嬴然若丧家之狗”,年仅十九岁的八大山人隐姓埋名于林野之间,遁奉新山中出家为僧。他天资聪颖,皈依佛门后,“不数年竖拂称宗师(清·邵长衡语)”。禅门清净终无法消解内心的激愤,八大山人五十四岁在临川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又将身上的僧袍撕裂投入火中,走回南昌。五十七岁时“慨然蓄发谋妻子”,还俗后以卖画为生。1705年卒于南昌寤歌草堂。
【部分作品赏析】
【名称】眠鸭图
【规格】纸本墨笔,纵:91.4厘米,横:50厘米。
【钤印】八大山人 口如扁担
【藏地】广东省博物馆
【赏析】画中眠鸭藏脖闭目,缩成一团,状如浮出水面的礁石,不知是石头变成了鸭子,还是鸭子变成了石头。画面大片空白,使人联想到无际水面,着添空旷孤寂的情调,是八大山人晚年之精品。
【名称】莲房小鸟图轴
【规格】纸本墨笔,纵:94.1厘米,横:28.4厘米。
【钤印】八大山人
【藏地】上海博物馆
【赏析】图中采用特写的镜头画一小鸟立于莲蓬之上啄食莲子,似感觉小鸟在挥动翅膀,莲蓬在轻轻颤动。八大山人作画主张“省”,画面十分简洁,仅画一石、一鸟、一鱼,常常留下大片空白,以表现空旷眇漠的氛围,在美学中为“虚中育实”,目的在于追求含蓄之美,给观众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名称】鹿石图轴
【规格】纸本墨笔,纵:170.4厘米,横:88.4厘米
【钤印】可得神仙(白文方形印) 八大山人(白文方形印) 遥属(白文方形印)
【藏地】上海博物馆
【赏析】八大山人晚年好做松、鹿图,取长寿多禄之意。本幅斜坡上绘怪石一尊,石上点缀苍苔竹叶,怪石前立一鹿,鹿身朝右扭身向左,鹿耳挺直,双目圆睁,表达出了作者骚动不安的内心感受。整幅画面构图奇险,笔墨清逸,圆厚苍润,简约而又经意。
美术排版:读者协会 陈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