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BoatFestival
端 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很多,今日咱们来看看这五种传说。
1、【 纪 念 屈 原 说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 纪 念 伍 子 胥 说 】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端午节的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 纪 念 孝 女 曹 娥 说 】
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4、【 纪 念 介 子 推 说 】
在我国的山西一带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产生的。
话说当年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因此心生愤懑,便做《龙蛇之歌》以感悟晋文公,随后就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
晋文公读此文后,后悔不已,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在小人进献谗言的情况下,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领赏。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而粽子作为寒食的一种,五月初五端午食粽子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慢慢就流传了下来。由此便有不少人认为端午节,五月初五这个日子,最早便是用来纪念介子推的。

5、【 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说 】
华夏民族是龙图腾的崇拜者,闻一多先生在其所作的《端午考》中认为,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古时候我国长江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五月江河都会涨水,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掌管水的龙的身上,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和行舟安全。


听说端午节有十说,
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传说,
留言区告诉馆馆。